创新高!铁四院新增3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职  务:小编

职  称:

电子邮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科研方向:  “3215”专家人才工程:至“十四五■■”末,选拔培养300名四院菁才(35周岁以下,青年科技先锋),200名四院英才(40周岁以下■,青年科技拔尖

  “3215”专家人才工程:至“十四五★★■■◆”末,选拔培养300名四院菁才(35周岁以下,青年科技先锋)◆◆,200名四院英才(40周岁以下★■◆★◆◆,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00名四院将才(专业技术带头人)和50名四院帅才(专业领军人才)■★★◆◆。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项、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个人奖、铁路优秀工程设计奖6项、湖北省勘察设计软件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编制行业标准8部,发表论文51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6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成就奖、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最美铁道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下一步,铁四院将以入选科改示范企业和湖北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为契机,持续健全完善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岗位序列为基础,以人才工程为引领,以考核激励为保障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快打造新时代交通建设领域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爱护和团结引领人才的一项重要奖励制度,是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人才力量。铁四院先后有40余位专家获此殊荣★◆■。

  光振雄★■,从事铁路勘察设计工作30余年,长期扎根生产、科研一线,先后参与宁启铁路、京沪高铁■◆■★、武广高铁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是★★■“亮丽名片★◆★■”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的亲历者◆◆■■★◆、见证者★■★★◆■、创造者,也是城际及市域铁路、现代交通客站、综合交通规划、地下空间及TOD开发技术的主要倡导者。

  孙红林★★◆★■◆,高速铁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知名专家。主持完成了京沪高铁★■◆★■◆、福厦高铁、南京越江隧道、金塘海底隧道等30余项国家重大交通项目的勘察设计和科技攻关,在高速铁路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检测与监测“一体化”深度融合技术◆■◆,高速铁路深厚软土路基“毫米级”变形控制技术,服役高铁路基■■★◆“运营状态”精准变形修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解决了深厚软土区◆★★、覆盖型岩溶区以及复杂山区高铁建设和服役面临的多项世界性难题◆◆■■■★。

  主持中国铁建★★■“数智铁建”首个科技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资委攻坚任务、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多项高端科技创新申报工作◆■■★,牵头推进首个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力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勘察设计平台和交付平台,实现设计从手工绘图1.0■★◆■、计算机辅助2.0到智能设计3.0的跨越★★★。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8项,获评★★“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近年来★◆★■■,铁四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扛起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科学编制◆■★■“十四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确立人才工作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联系服务技术专家工作的若干意见》《技术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关于全面推进■■■★◆◆“3215■◆★★”专家人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全力打造高端引领、中坚支撑★◆◆◆、后备蓄力的专家人才◆◆“雁阵格局★◆”。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以上21项★◆,主编规范6部,参编规范8部,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25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项,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成就奖等荣誉。

  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铁四院光振雄、李秋义■■■★★、孙红林3名专家入选,创一次入选人数新高,铁四院“3215”专家人才工程建设再结硕果。

  李秋义◆★,铁路无缝线路设计技术领军人物。主持完成郑西高铁★◆■◆★◆、郑徐高铁■■★■★、商合杭高铁等10余项◆★■◆★■、总长5000多公里高铁轨道设计,为中国高铁无缝线路和无砟轨道技术领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